共24小题,约6180字。紧扣“演讲”单元教学目标,涉及许多演讲知识,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学生答题技巧、答题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海门中学:薛永娟
2007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共24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第一部分(10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0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万姓胪(lú)欢 时日曷(hé)丧(sāng) 着(zháo)地 犀(xī)角
B.钦(qīng)定 数(shuò)见不鲜 睿(ruì)智 熔冶(yǎn)
C.熠熠(yì) 愤世嫉(jí)俗 鬓(bīn)角 远逾(yú)
D.钱铺(pù) 謦颏(qǐng)(kài) 包扎(zā) 赐予(yǔ) 答:【 】
02. 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项。
A.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此真可为前无古人,后起来者。
B.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销蚀了。从今已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C.“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拥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D.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赘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讨无畏的苦吃。 答:【 】
0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A.真谛(意义或道理) 每臻(达到) 拘挛(拘束) 孕育(既存事物中成长着新事物)
B.嗜好(不良的) 降格(标准) 清纯(纯净) 编纂(对有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
C.靡涯(无涯无穷) 泯灭(消失) 佼佼(胜出) 芥蒂(比喻很轻微的嫌隙或不快)
D.熔冶(熔化并铸造) 犀角烛怪(照) 卓著(突出地) 酝酿(比喻事前考虑,使认识统一) 答:【 】
0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一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但当他与人民利益、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了。
B.我将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观赏那光色的变幻莫测,正是在这变换中,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C.只有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才能登上理想中的空中楼阁。
D.他们泰然自若地在公园里散步。 答:【 】
05.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既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B.岳飞这位英雄壮烈的一生,是他那首著名的《满江红》的真实写照。
C.在这次院系足球比赛中,文学院表现得非常出色,尤其是队长李鸣,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都是一道屏障。
D.时下,别具一格的电动滑板车,穿梭于市区的大街小巷,其造型精致小巧,色泽鲜艳夺目,引来无数惊奇的目光。 答:【 】
06. 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B.记忆是落花,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
C.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
D.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答:【 】
07.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达,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集共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孔乙己》收在《呐喊》中。
B.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题为《人间喜剧》,作品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画卷,有“社会百科全书”之誉。
C.屠格涅夫是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十分丰富,被誉为俄国19世纪40至70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
D.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欧也妮·葛朗台》等。 答:【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
三、阅读课文《灯下漫笔》中的选段,按要求回答11~14题。(10分)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