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70字。
中考文言文阅读课改新题探秘
撰稿: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庆中
通联:湖北仙桃市郭河二中 (433013)手机139979985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读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考点除了常规的字词句外,还考查综合理解、感受、领悟、体验、情感、价值观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结合2006年中考试题中有关文言文阅读新题略作分析。
一、鉴赏分析型
例题  阅读课文《马说》和课外短文《卞和泣玉》,完成10——13题。(2006年云南省课改区中考试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撰稿人附注]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列举的文言语段只写出开头一句,下面例题均如此。另外,题号都是原试卷中的题号。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指津]这一题要求说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这就要求读懂两个原文,在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中找异。《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的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解答鉴赏分析题时,要着重从文章本身出发去思考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议论评价型
例题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11—15题。(2006年重庆市中考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指津]这类题目的解答要考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阐述,言之成理,言之有序即可。本题要谈认识,先要看清题目叙述文字,注意“过分看重”和“斤斤计较”等字眼,显然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而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思想观念至今是没过时的,仍要大力提倡。谈看法时,要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违背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启示感悟型
例题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和《鸣机夜课图记》选段,完成9—14题。(2006年吉林省课改区中考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
(乙)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
[指津] 解答启示感悟型题目,既要挖掘出原文段中所蕴涵的意义,更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启示。本题要考生从两个人身上谈做人方面得到的启示,这里明确规定了谈启示的要求范围是在“做人”方面。应围绕“尊师”和“孝敬父母”方面谈感悟。
   四、建言献策型
 例题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19—22题。(2006年浙江嘉兴卷)
于是入朝见威王……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22、请你从文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指津]解答这类题,要从文段内容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谈。切勿离开文段内容去漫无边际地去谈建议,这就是开放有度。本题要提出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这里的“学习”二字就是对建议的限制,不能谈治理国家方面的建议了。文中的邹忌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这对学生而言,就可以提出要敢于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或错误的建议。从齐王善于纳谏方面考虑,可以提出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的建议。
   五、补充论据型
例题  阅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完成20—23题。(2006年浙江省金华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3、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