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90字。
魏公子列传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王平(esucai)
学习目标展示
1.掌握“就”“过”“下”“独”“辞”“无”“存”等实词的意义。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
1. 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
4.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和侯嬴以死报知己的思想感情及他超凡出众的智慧。
自主阅读导引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文能武,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力,往往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几乎操纵了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门下,以谋生活,称为门客或食客,而贵族也都大量收养门客,以显实力和威势。其中门客最多名声最盛的是战国四君子(又称“四公子”),即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公子孟尝君田文,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数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课文内容通过记叙信陵君结交侯嬴、朱亥和窃符救赵的经过,既赞美了士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又赞美了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高风。
有人论《史记》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这话一点不假,《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这样,真可以说,通篇充满诗情画意,使人百读不厌。
文言现象梳理
一、通假字
1、坐:直上载公子上坐(通“座”)2、俾倪:见其客朱亥,俾倪(通“睥睨”)
3、决:辞决而行(通“诀”) 4、乡:北乡自刭(通“向”)
二、一词多义
1、就:①然赢欲就公子之名(动词,成就) ②乃谢客就车(动词,登上)
2、独:①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自) ②独不怜公子姊也(难道)
3、下: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对待)②吾攻赵,旦暮且下(动词,攻克)
4、辞: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动词,推辞)
②而侯生竟无一言半辞送我(名词,言辞,言语)
5、无:①士无贤不肖(副词,无论)②独子,无兄弟,归养(没有)
6、存:①而公子亲数存之(动词,慰问)②遂救邯郸,存赵(动词,保全)
7、过:①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动词,访问)
②行过夷门,见侯生(动词,经过)③过故人庄(拜访)
8、之:①如姬资之三年,(代词,它) ②此五霸之伐也(助词,的)
③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助词,无义)④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代词,他)
9、以:①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介词,在) ②实持两端以观望(连词,而)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介词,用)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连词,因)
三、词类活用
1、礼:皆谦而礼交之(名作状,以礼相待)
2、骄: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作动,慢待)
3、从:公子从车骑(使……跟从)
4、壁:留车壁邺(名作动,驻扎)
5、急:为能急人之困(意动,以……为急)
6、屏: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使……走开)
7、北、西:北救赵而西却秦(名作状,向北,向西)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急:今公子有急(形作名,危急的事)
10、将:使将将其军归魏(后一个将,率领)
11、袖、椎: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名作动,用衣袖子藏、名作状,用铁椎)
难句翻译现场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译:公子为人,仁爱而谦逊地结交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谦逊而按礼节结交他们,不敢凭自己的富贵(身份)而慢待士人。
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现在邯郸城早晚之间就要臣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呢!
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译:如姬愿意为了公子去死,没有什么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4、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注意“以”表示目的,“便(于)国家”是省略句)
译: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