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8张。有教案约1860个字,并配有学案。
《端午日》教案
羽佳初中 查益鸿
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重    点:(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2)联想的作用 
教    时:一教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个节日?(目标导向:端午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现代作家沈从文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端午日风俗是怎么样的?同时也领略一下那里的茶峒人是怎么过他们的端午日的
二、听朗读,思考: 
1、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3、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三、检查预习情况,正音辨形
茶峒       擂鼓      呐喊       调理 
不拘       泅水      戍军       蘸酒 
四、交流思考题
第一问: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归纳:①穿新衣。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③吃鱼吃肉。④赛龙舟。) 
第二问:相近的是有用雄黄涂在额头,但他们写“王”字,还有就是赛龙舟啦。 
第三问: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理由呢?
 (归纳: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老师归纳:热闹,有趣等。
五、精品细节: 
(一)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会如此吸引你们的? 
1、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2、 再相互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归纳】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请找出来:桨 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 拿 挥动 指挥   锣鼓手----敲打 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3、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端午日》学案
羽佳初中 查益鸿
一、我国传统的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二、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三、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人。小学毕业,大学教授,完全是自学成才。代表作《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四、正音辨形
1.给加点字注音。
茶峒          缠裹          蘸酒    
翘起          老鹳河        潭水   
2.辨字组词。
燥        戊       竟       桨    
躁        戍       竞       浆    
噪        戌
五、朗读课文
思考: 1、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