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00字。
高考满分作文揭密 (以2003年作文为例)
“感情的亲疏远近”与“认知的正误深浅”的问题,牵涉到“情和理”“知和行”“分析判断和处理”等关系。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作文题比往年蕴涵深,难度大。但是,对于那些写作水平超群的考生来说,是任何题目都不会将他们难倒的。
从遴选的各地满分作文看,成功作文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实力筑才情,创新显机智。下面,让我们具体探寻这些优秀之作的成功之路,希望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秘诀一:大气中显示才情(高手基础)
——许多考场作文总是有学生气、孩子气,而大气之作却能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思路灵活、文采飞扬。这样的作文总会散发着亮丽的光辉而令人喝彩。请看:
真理只有一个
袭人的寒风沿着漫天枯黄的野草卷来,我在苍茫的幽幽古道上,寻找着千百年来被遗忘和丢弃的珍宝。
那是一种怎样的奇思,会将真理埋没在幽僻的山谷,若不是有夸父逐日的决心,怎会有人能将它觅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莱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我不知道亲缘对我意味着什么。莫不就是我的姓氏和血统?那么真理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也就是一种痴迷的执著?我不知道“文敌诗友”的白居易、元稹是怎样作出这种两难的选择的,更无法想象那个为江州司马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这真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和孤独。
我是我父亲的儿子,但我却认为父亲的处世过于圆滑。我是我老师的学生,但我却认为老师的教学过于呆板。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更尊重老师的劳动。但“真理只有一个”,我只能选择这惟一不让我感到心疚的东西。
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里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的庞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罗马广场上空激扬着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
躁动的人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护卫的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的痛苦……”
对面不是血海深仇的死敌吗?为什么明知危险重重还要执著而主动伸出和平的双手?这里不是满目疮痍的子民吗?为什么还要背着激进的青年,迈出寻求和平的出路?激进青年的爱戴难道比不上对手的停战吗?亲亲子民的情感难道比不上与“敌人”的一个握手吗?
“真理只有一个”,原来这就是答案,是我寻寻觅觅、魂牵梦绕的唯一的归宿。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终身追求奋斗的唯一终极。
[成功底蕴揭示]
文章涉及“追求真理”这样一个人文终极关怀的问题,立意高远而气度不凡,材料典型而富有新意,结构谨严而挥洒自如,显示出作者相当不俗的认识水平和文学素养。全文紧扣情感因素与认知的关系行文,步步深入地揭示出“真理只有一个”、人类必须挣脱感情因素对认知影响的道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用笔灵动,特别第二段及倒数二、三段,在理性的表述中洋溢着诚挚的感情,读来令人心动不已。
表达上虽有微瑕——文中“更无法想象那个为江州司马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一句表意不清,但瑕不掩瑜,评为满分,正在情理之中。
秘诀二:编述精彩的故事(尽量不用)
——精彩的故事总是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所谓精彩,就是情节和思想要巧妙结合,所以关键有两点:思想深刻,情节独特。这两点之中,提炼思想是基础,编述情节则是重点和难点。请看:
竞标
市里召开会议,讨论重修长江大桥一事,市委常委最后将这个项目的决策权交给了吴市长。
本市的人都知道,这座大桥年久失修,已经出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