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字,举例说明议论文事实论据如何剪裁。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剪裁 
教学目的:掌握对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剪裁方法。 
重点难点:剪裁要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想象扩充和概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议论文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论点、论据、论证。论据又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我们用得比较多的事实论据又能从不同角度证明不同论点,所以使用时是需要剪裁的。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剪裁方法。 
一、了解同一材料可以多角度立论。 
请看下面例子思考: 
材料:“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曹刿论战》) 
讨论:用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作论据,对材料可作怎样的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立论?确定什么论点? 
明确:材料中“请见”、“遂见之”是结果;曹刿有才有胆有识有主见和鲁庄公有容人之量国家有民主参政的环境是原因。从曹刿的角度可以确定二个观点: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2、位卑末敢忘忧国。从鲁庄公及国家的角度可以确定这样的观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并请学生阅读例文。 
二、明确剪裁原则。 
三段例文对材料的表述都有不相同有的突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突出这个点而其它则都省略了,为什么要突出这个点而省略其它呢?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论点一突出“请见”;论点二突出鲁庄公采纳建议;论点三突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截取材料,突出论证论点的有关内容,摒弃无用的材料。这就是剪裁的原则。 
三、探讨剪裁的步骤和方法。 
从鲁庄公的角度确定一个观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请看例文: 
观点之一: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例文: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是结果。是通过合理扩充内容想象情境来突出的。 
再看例文二: 
观点之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