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20个字。
二 凡卡
教学目标
1、  在听、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浮现画面,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关键语句、段落的赏析,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从而激发学生对苦难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更懂得珍惜现在幸福的家庭生活。
3、  学会完整、有条理地讲述一段话。理解、感悟亲情对处在困境中的人的意义
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课文把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初次接触。这是教材的难点。
说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家真好”,选编的课文展现了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家庭生活。本文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多积累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深入文本,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切忌过多过泛地空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大道理。
教学工具: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1教时
问题预设:文章结尾凡卡做了美梦,学生可能不好理解。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凡卡的美梦能否成真”来进一步认识文章的悲剧内涵,从而深化主题。
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导入新课,明确本环节的主要内容。学生默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试着概述凡卡写给爷爷的信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篇幅较长,且凡卡写信的自述与凡卡对家乡生活的回忆相互交织,提炼信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也为后文的口头训练奠定基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