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议论文说理例谈
宽城一中 高志军 翁黎明
近几年高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文体自选给考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然而,很多高中同学总是习惯于写初中阶段的主要文体——记叙文,写起议论文来问题百出。其中,罗列论据、不会说理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学会说理,从而使议论文有血有肉,说服力强。
一、析原因
论据摆出来后,通过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结果)的原因,进一步挖掘论据内涵,从而达到说理的目的。
例如《青年人要做时代的弄潮儿》这篇文章,在第二段列举了班超、岳飞、李自成、谭嗣同、陈天华、秋瑾等人,称他(她)们是时代的弄潮儿。紧接着,第三段这样写到:
上述这些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之所以称得上时代的弄潮儿的美誉,就是因为他们能在时代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勇敢奋斗,用自己的青春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为后人开辟了新路,至少是起了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这里,通过分析原因,就使个例上升到一般意义的层面,增加了文章的理性光辉。
另外,还可以一边举例一边分析原因。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59分卷《远航——扬起人文素养之帆》的第三段:
从古到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人文素养当成(是)自己最富足的行囊。庄子成就“逍遥游”,是因他内心旷达;范文正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因为他仁政爱民;李时珍踏遍千山,遍尝百草,终成《本草纲目》,是由于他的坚忍不拔,而这些品质和修为,不正是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体现吗?
这样,逐个分析原因,逐个展现事例的思想内核,充分阐明了道理。
二、作假设
事实论据之后,通过假设与前面事实相反的情况,顺势指出相应的结果,这种结果显然不是人们期待之中的,这样就达到了强调事实论据的目的。比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其中用了陈忠和改组女排的例子:
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
三、揭背景
论述一个问题,孤立地分析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将它放在时代环境中,说理就有针对性,议论就有影响思想、指导生活的实际意义。当然,背景揭示可以渗透在主题论证当中,也可用在议论的起步。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