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5280字。
2006-2007学年度田东县七年级(上)段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
(一)(二)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迸溅(bìnɡ) 挑逗(tiǎo) 酝酿(niànɡ) 仙露穷浆(qiónɡ)
B.小憩(qì) 黄晕(hūn) 绽放(zhàn) 盘虬卧龙(zhá)
C.茁壮(zhuó) 洗濯(zhuó) 玷污(diàn) 忍俊不禁(jīn)
D.蹂躏(lìnɡ) 痴想 (chī) 唱和(hé)梦寐以求(mèi)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B.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C.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有味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D.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我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B.“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B.八月的鹅城百色,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新课程实行后,我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D.大家都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辛弃疾——清朝——《西江月》
B.白居易——唐代——《钱塘湖春行》
C.曹操——东汉末年——《观沧海》。
D.老舍——现代——《济南的冬天》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选文,完成9-12题。(16分)
(甲)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
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抔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我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