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50字。
八年级上语文练习七
长春六十九中学    李金贤

课外古诗词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文言文阅读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华如橘,春荣     荣: 
 (2)色香味尽去矣     去: 
 (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图: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
3、根据你对荔枝的了解,你觉得上文有哪些地方对荔枝的描述不是很确切。请指出两处加以说明。
   答:   
        
4、从下面链接资料中,你或许能找到莆田被誉为“荔城”的某些缘由,请概括说明之。
  链接资料一:蔡襄(1012~1067年,北宋天圣九年举进士)在其《荔枝谱》中云:“宋公荔枝……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旧属王氏。黄巢过莆,士兵欲砍为薪。王氏媪抱树号泣,愿与树偕死。巢怜之,遂不伐。”这棵“宋公荔枝”,俗称宋家香,至今尚存,并被列为文物保护古树。
   链接资料二:古时莆田,还有荔枝风俗,如:“称妇人艳丽者,必曰似一品红状元香。其肌体称莹洁者,则曰似擘后荔枝。称丰满者,则曰似焦核荔枝。”“凡亲戚及儿童相过问者,必赠以状元香数枚,盖取状元第一之义也。”更有人取荔子“悬之帷帐窗屏间,闭户垂帷,历久方启。启时,则满室皆作荔枝香矣”。 (《闽小记》)
 答: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馅》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期:           ②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
4、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