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5000字。2007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综合测试卷
语文必修五练习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童凤龙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
A.险衅(xìnɡ) 祚薄(zuò) 床蓐(rù) 宠命优渥(wò)
B.渗漉(lù) 修葺(qì) 浩淼(miǎo) 过蒙拔擢(zhuó)
C.栏楯(shǔn) 玉醅(péi) 谂知(shěn) 蜗角虚名(wō)
D.暮霭(ǎi) 黯然(àn) 门扉(fēi) 呱呱而泣(gā)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比去:等到 形影相吊:安慰 B.一春鱼雁无消息:书信 夙婴疾病:缠绕
C.愍臣孤弱:怜悯 日过午已昏:黄昏 D.寻蒙国恩:不久 殆有神护者:大概
3.下列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桂影斑驳 B.往往而是 C.告诉不许 D.臣之辛苦
4.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臣少多疾病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
(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4)泪流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A.(1)用典(2)夸张(3)借代(4)对偶 B.(1)比拟(2)对比(3)借喻(4)对偶
C.(1)用典(2)对偶(3)借喻(4)夸张 D.(1)比拟(2)对偶(3)借代(4)夸张
6.下列说法不下正确的一项是
A.“表”“志”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表,属于奏议一类,是臣子对君主陈情事务的文书;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B.元杂剧是以当时在北方流行的曲调来演唱的,因此又称为北曲杂剧或北杂剧。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C.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
D.元杂剧“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代表作品分别是:《倩女离魂》,《汉宫秋》,《窦娥冤》,《梧桐雨》。
7.下面一组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2)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4)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A.(2)(3)(4) B.(1)(2)(3) C.(1)(3)(4) D.(1)(2)(4)
8.下列对课文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李密《陈情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李密辞不赴命的理由在曲折推进中得到清楚的表达,陈述委婉,令人同情,章法摇曳多姿。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因而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不宜过高。
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