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5900字。
黑龙江省齐市八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56分)
一.(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愆(qiān)期 否(fǒu)泰 将(qiāng)子无怒 汤汤(shāng)急流
B.踟(chí)蹰 葳蕤(ruí) 静女其姝(shū) 既往不咎(jiù)
C.伶俜(pīng) 婀娜(nà) 夙(sù)兴夜寐 唯唯诺诺(nuò)
D.殒(yǔn)落 卜筮(shì) 断垣(yuán)残壁 载(zǎi)歌载舞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乘:登上 B.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悼:伤心
C.彤管有炜 有:具有 D. 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停留
3、下列两组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②屡试不爽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A. 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B.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C.昼夜勤作息 D.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B.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C.来吾道夫先路也 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B.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惟庚寅吾以降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名余曰正则兮
A.士贰其行 B.足以荣汝身
C.交广市鮭珍 D.卿当日胜贵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惟命是从
A.二三其德 B.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C.肇锡余以嘉名 D.恐年岁之不吾与
9、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后人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B.“楚辞”既指战国时期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的诗歌体,也指西汉刘向辑的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集,其中屈原的《离骚》就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孔雀东南飞》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题是《玉台新咏》,和北朝民歌《敕勒歌》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他们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13题。
①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