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00字。必修五模块检测
江宁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东实)
命题人:杨飞    审核人:张小兵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9分)
一、(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阙然(quē)        喋血(dié)        瘟疫(yì)    横行霸道(hèng)
B、膑脚(bìn)            虐杀(nǖè)          稽首(qǐ)      殒身不恤(yǔn)
C、豢养(huàn)          骄横(hèng)         浸渍(zé)      风流倜傥 (tì)
D、攒射(cuán)          创伤(chuàng)      赭衣(zhě)   强颜欢笑(qi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臃容华贵      出奇制胜      撕杀      凛冽 
B、老于事故      蜂涌而至      落第      踌蹰 
C、常年累月      一笔钩销      母指      寥落 
D、满门抄斩      毕恭毕敬      蹊跷      喋血
3、选择合适的一组词来填空:(     )
(1)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_____(不怕、不惮、不想)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_____(竟会、竟至、竟能)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______(竟会、竟至、竟能)如是之从容。
(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然、依稀、仿佛)看见_____(渺茫、微茫、茫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A、不怕     竟会     竟至    竟至     依然      渺茫
B、不想     竟至     竟能    竟会     依稀      微茫
C、不惮     竟会     竟至    竟能     依稀      微茫
D、不怕     竟能     竟至    竟会     仿佛      渺茫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东方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娱乐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B、黄山风景真是神奇秀丽,青山,绿松,白云,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反。
C、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D、一小撮“台独”分子 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提出了不少建议。
B、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C、校友向学校图书馆赠送了大批图书,不仅有世界名著、科普书籍,还有一些长篇小说。
D、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一次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内阁要员屡次公开否认侵略战争历史,对于曾饱受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人民不但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陷入了混乱之中。 
B、即使你们挥舞胳膊比巨人布利亚瑞欧的还多,我也要和你们见个高下。 
C、松树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生长。 
D、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批判地继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回顾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之前,其外部、内部的装饰及造型,反映了人类的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历程,但就其内部的居住环境而言,它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建造,照明、电梯及空调这些标志工业文明的设施进入建筑物,富裕的人们有条件追求居住的舒适性,进入所谓的“舒适建筑”阶段;进而出现了全封闭的、完全靠空调和人工照明的“现代化建筑”,随之,完全的人工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空调病”,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甚至在大楼里建起模拟自然环境的森林浴空调,出现了“健康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建筑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