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600字。
第13课 沙田山居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 李君仁
练习(A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吮(shǔn)吸 纤(xiān)毫 猝(cù)不及防 喟(kuì)然长叹
B.伺(sì)候 天籁(1ài) 风尘仆仆(pú) 强(qiǎng)人所难
C.浩淼(miǎ0) 绸缪(miú) 虎视眈眈(dān) 阒(qù)无声息
D.刈(yì)除 鸩(jiú)毒 恬(tián)不知耻 心宽体胖(pá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些领导干部 党纪国法,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巧取豪夺,中饱私囊。
②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 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
③我仿佛窥见先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他的道德力量,越发觉得自己 。
④国际社会要求联合国 巴以回到谈判桌上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A.忽视 阒黑 浅薄 督促 B.无视 漆黑 肤浅 督促
C.忽视 漆黑 肤浅 敦促 D.无视 阒黑 浅薄 敦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总投资近2 0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荷兰壳牌等占了45%的股份,在中国以前的重大基础项目建设中,这样做是不可思议的。
B.在各种地方剧种生存普遍困难、传统戏曲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东北二人转当今的日益红火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C.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来迟。
D.近日,该市工商管理等部门对城乡结合部的几家大型市场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这些市场假货充斥,从百货到家电,应有尽有。
4.在课文第1段中提到“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与感受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8题。
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和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复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里。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这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半岛的天气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