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菅广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清冈卓行的美学观点——残缺美,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
3、美育目标:发展学生审美个性,引导学生了解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理解"残缺美"的涵义。(这是对作者美学观点的延展)
【教学方法】 引导研讨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欣赏《米洛斯的维纳斯》,并谈感受。
【展示维纳斯像,并配以轻音乐《少女的祈祷》,创造一清新的审美氛围,学生就容易进入审美状态。同时,学生的想象就会有的放矢,毕竟审美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欣赏者的主观感受是建立在客观实体的基础之上的。】
2、当学生发现"断臂"这个特点时,讲述"断臂"的来历。
【讲述来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来的"补臂"想象作铺垫;二是照应课文的第二段,加深学生对"偶然"的理解。】
3、让学生畅想"断臂"的原始模样。
【学生想象双臂模样时,所反映出的是他对这座雕像的理解,也是他对美的一种认识和感受,这既是一次审美实践,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审美活动的主观性,但是教师不需要将此点明,在授课的尾声再进行总结,给学生一个体悟的过程。】
4、作者简介:清冈卓行,日本诗人,小说家。生于大连,毕业于东京大学。小说大都取材于自身体验,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1969年,他因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获得芥川奖。
5、出示目标 :(1).通过抓关键句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
(2).领会虚实相生与以无胜有的美学原则。
6、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擎着( ) 角落( ) 髋部( ) 丰腴( )
迥然( ) 玉笏( ) 驰骋( ) 魅力( )
譬如( ) 攫住( )
(2).解释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