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00字。
布吉高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9月语文月考试题
试卷类型A
出题人: 审题人: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第I卷和第II卷钧答在答题卷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鲰(zōu)生 祚(zuò)薄 老躄(bì) 盖音谬(miào)也
B.玉玦(jué) 险衅(xìn) 鬲(gé) 曩(nǎng)者
C.飨(xiǎng)士卒 终鲜(xiǎn)兄弟 击柝(tuò) 庐冢(zhǒng)
D.彘(zì)肩 陨(yǔn)首 焦令谌(chén) 咎(liǔ)其欲出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劳苦功高 宠命优渥 深思慎取 披维
B.勋塞天地 皇天厚土 人为刀俎 窈然
C.猥以微贱 矜悯愚诚 日溥西山 愠色
D.秋毫无犯 诏书切峻 臧获婢妾 盘桓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① 沛公军霸上 驻扎
②为击破沛公军 军营
③夙婴疾病 缠绕
④犹蒙矜育 自尊、自夸
⑤尚书固负若属耶? 你们
⑥朱泚幸致货币 倘若
⑦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⑧非常之观 观点
⑨阙然久不报 (时间)隔了很久
⑩奉卮酒为寿 酒器
A.①③④⑧⑨ B.①③⑥⑨⑩
C.③⑤⑦⑧⑩ D.②④⑤⑥⑧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 不出,火且尽
B.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 未尝以色待物
C.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而听细说
C.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意气勤勤恳恳 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夙遭闵凶
B.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 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
C.秦地可尽王也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太尉判状,辞甚巽
7.下列加点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手注善药 B.项伯复夜去
C.猥以微贱 D.有泉侧出
8.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吏以告泚 D.有碑仆道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例句加点的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项伯杀人,臣活之
A.吾得兄事之 B.乃我困汝
C.火尚足以明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抒情性为主的散文。
B.《陈情表》是写给皇帝司马炎的一篇表文,其作者为李密,唐朝人。
C.唐朝的柳宗元写《段太尉逸事状》时,段太尉还健在人间。
D.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史学代表作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24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