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620个字。
古诗词鉴赏
七年级(上)
一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借助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2.本诗是如何把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小景。诗人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风正一帆悬”中的“风正”可否换成“风顺”?为什么?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4.体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和“入”的妙处,体会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二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诗歌。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三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简述陆游《游山西村》的思想内容?
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又表现了怎样的哲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画面——山西村山形水势幽深曲折,处处景色宜人的美景。远眺,重峦叠嶂,溪流潺湲,山水挡住了去路,仿佛前面无路可走了。可是走到跟前,峰回路转,在垂柳掩映的地方,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