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初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点滴
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   沙一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大幕缓缓拉开。如何贯彻实施新的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受着改变陈旧观念的痛苦,也品味着新理念带来的快乐。
一、深入钻研《标准》,落实“双基”训练。
一说到改革,有些人就会认为过去提过的一些观点就陈旧了、落伍了,现在再谈“双基”岂不是太不合时宜了吗?但是,正像某些专家指出的那样:任何时候,坚持强调“双基”永远都是正确的。我们经常说“跳一跳摘桃子”,如果没有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个“桃子”,那么你跳的姿势再优美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备一节课时应该先研讨课程标准,要弄清教材这个载体在哪些层面上落实了《课程标准》的什么要求,然后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课程标准主要是对某一学段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这对于习惯了使用《教学大纲》的我们来说,一开始真有点不适应,但一段时间的钻研之后,我们认识到这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才真正把“双基”落到了实处,我们感到了课程改革的快乐。
二、 重新审视教材,尝试自选材料。
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比较注意钻研教材,探寻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一一落实,这样老师心里踏实了,大家也认为这位老师尽职尽责,上了一堂好课。当这种教学方式发展到极端的时候,有些语文老师甚至对课文进行惨不忍睹的“大卸八快”式的分析讲解。但是现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材,重新给教材定位。教材的含义只是“教学材料”,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载体而已。这一定位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讲完了教材就意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错误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把教材用好、用活,努力落实课程标准。
另外,我们还大胆尝试自选材料开展教学。我们初一语文组全体成员大量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籍、报纸、刊物,选择优秀的篇章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材料。我们主要选择的是《语文报》上“时文导读”栏目中的时文和《读者》上文质兼美的散文,还自己编写了《阅读周报》,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自读课本》上的一些篇目作为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对教材的重新定位、自选材料的进入课堂让我们这些长期“以本为本”的老师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似乎谁也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些什么了,但当我们发现学生兴致盎然地品析着课文的精彩片段,津津有味地阅读着自选的课外材料时,我们感到了课程改革的快乐。
三、改变教学方式,诱导自主探究。
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广泛合作。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需要,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真问题,或让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真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把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本该属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