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武汉新洲一中       考试时间:2006年11月22日(9:OO—11:30)
重要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填涂或填写在专用答题卡每题指定答题区域内,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边陲  鼓槌  锤子  椎心泣血  捶胸顿足
  B.灰烬  浸渍    朝觐  忍俊不禁    噤若寒蝉
  C.酝酿  晕场    熨帖    含蓄蕴藉  运筹帷幄
  D.挣揣    症结  征候  铁骨铮铮  蒸蒸日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热爱班集体,关心班集建设,有着强烈的班集体责任心、荣誉感。
  B.阿Q思想狭隘,常常自设障碍,这严重妨碍他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
  C.他的演讲,旁证博引,滔滔不绝,搏得了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
  D.中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将一如继往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存在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发展的巅峰。
    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B.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原由,一为恐慌,二为
    掩饰。陈水扁10月10日恬不知耻的自我贴金正是如此。
  C.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心劳日拙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
    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I).爱因斯坦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风霁月,都是因为他总是在做~件件合理的
    事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影开映的时间快到了,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了。
  B.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
    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语文试卷第l页(共7页)
C.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D.2007年高考很快就要举行,让我们在通向理想学府的航道上阔步前进吧1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有个同学说,他的老师教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
    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我自己”的程式来写,保准不会跑题。
  B.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
    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C.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
    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D.“勇气”号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的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
    火星上漫步20米,它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相当于地球上92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
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
西、河南、山东等九大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
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
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
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
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
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
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
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
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制古农具,木结构房屋,储
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