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9540字。
高一上学期12月份语文月考试题
四川省华蓥中学:彭爱明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一、(30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 )
A.匹(pǐ)配 甘蔗(zhè) 处(chù)女作 果实累累(léi léi)
B.竹篙(gǎo) 诅(zhǔ)咒 饮(yǐn)牲口 疲于奔(bēn)命
C.戕(qiāng)害 强(qiáng)迫 太阳穴(xuè)居 精雕细琢(zuó)
D.挫(cuō)折 熨(yù)帖 国子监(jiàn) 含情脉脉(mòmò)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赋予 倩影 浅尝则止 杀一儆百
B.奚落 喝采 荒芜人烟 专心致志
C.和谐 锻练 贻笑大方 骇人听闻
D.毕竟 端倪 旅进旅退 永葆青春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社稷”成了旧时“国家”的代称,所以皇帝在皇城西北侧建起社稷坛,于每年春秋两季到这里祭祀社神和稷神。
B.《中学生阅读》(高中版)拟于2006年1月上旬正式分版,主要内容由《时尚阅读》《智慧阅读》《延伸阅读》和《青春阅读》四个版块构成。
C.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也可以在坍塌破败的废墟中;可以浮现于蒙娜丽莎的微笑,也可以隐藏于加西莫多的心灵:美无处不在。
D.把“再见”写成“88”,“我爱你”写成“520”,“一生一世”写成“1314”……这些怪怪的网络语言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词儿——叫做“密电码”。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虽然这只大熊猫 很大了,可是依然健康活泼,憨态可掬。
②“禽流感”的 已经被查明:原来是A型流感 病毒惹的祸!
③一个颇有建树的老干部 为百万巨贪,这个教训发人深思。
④ 两名辩护律师被暗杀, 萨达姆拒绝出庭接受审问。
A.年纪 来历 蜕化 因为/所以 B.年龄 来源 蜕变 由于/因而
C.年纪 来源 蜕化 由于/因而 D.年龄 来历 蜕变 因为/所以
5.下列词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打破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
B.同样一个树根,对艺术家而言,可能是令他欣喜若狂的难觅的根雕原料,而在一个山民的眼里,恐怕就是不名一文的废物。
C.以色列军队昨日凌晨对驻守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发动猛烈攻击,致使双方签定的停火协定再次成为“空头支票”。
D.一根黄瓜三白重,一个青椒一盘菜……这些在航天科学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太空蔬菜,让我们对神秘太空有了更多的期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纯黄金版《清明上河图》不同于《清明上河图》的其他仿真的制作,而是采用真迹图像直接影印,从而原汁原味地体现了作品的神韵。
B.在人类出现之前,生物圈的任何成分都未曾获得力量打破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微妙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使生物圈成了生命的收养所。
C.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拟出资530万人民币,再次奖励“神六双雄”费俊龙和聂海胜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所有人员。
D.社会的发展更新了饮食观念,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营养的搭配是否合理,食品的“绿色”程度如何,因为这些都是保证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过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担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