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0字。
《项脊轩志》教案
高二语文 宋淑娜
教学要求和目标
一、 准确理解“当、洞、胜、凡、兹、过、竟、迨”等八实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二、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三、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四、 体会课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及词语活用现象。
二、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对故居亲人的眷恋
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 学生自讲 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文贵情真,真挚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过铁路时艰难的攀援,是晚自修过后妈妈递过来的那一杯热牛奶,是遇到困难时爸爸那热情的鼓励,是遇到委屈时爸爸妈妈理解的那份心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小品《项脊轩志》,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记叙日常琐事,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的。
二、 课题 作者
(1)板书课题 作者 项脊轩志 归有光
(2)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明确:1、作者有关知识 2、课题有关知识
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善于记叙日常生活琐事,抒发真
生活感受,著有《震川文集》。
归有光自幼苦读,九岁能属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明确课题:“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志——古代一种文体
二、 学习课文
1、结合注释,全体同学速读课文一遍。
正音正字(出示幻灯片)
栏楯(shǔn) 修葺(qì)扃牖(jiōng) 先妣(bǐ) 老妪(yù) 阖门(hé) 象笏(hù) 渗漉(shòn) 异爨(cuàn)长号(háo) 呱呱而泣(gū)
2、(1)教师指明学生串讲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生互动,就串讲的情况进行点评。
重点字词: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顾视无可置者:顾,回头看。
前辟四窗: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