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个字。
《天净沙·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情境再现这种鉴赏诗歌的方法。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看见月亮,想起了故乡。
还有没有其他的诗歌当中,也写到月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人们看见明月,就会想起亲人,就有一种思念的情绪。由明月这种特定的景物产生了思乡这种特定的情感。
我们理解古代诗歌。就可以通过再现当时的景物,体味当时的情感,就是情境再现法,
 2、今天我们就用这个鉴赏的方法来学一首诗歌。大家来猜一猜,我出示提示性语句,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来。(课件逐一展示)
(1)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有28个字。
(2)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3)它极其出色的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4)它将景与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5)它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悲哀,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6)它的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等杂剧共十五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有“曲状元”之称。
他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篇名作。(生读)
《天净沙·秋思》 元散曲(小令) 作者马致远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这首小令,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称赞说:“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小令。 
二、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与作家对话,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1、请学生大声的诵读课文。
抽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大家觉得他们读的怎样,好或者不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