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道题,约7790字。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6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 试 卷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人都会嗤(chi)之以鼻。
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ié),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书记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
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殚(dān)精竭虑。大声急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分得清主次,任何时候都要把工作摆在首要__________上。
②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两个条件:一是由于群众的需要,在阶级社会里是由于阶级的需要;二是领导者____________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比较高。
③能够“见微”,___________做到“防微”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一切微小的事物有如“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一样,并无明显的特征。
A.位置 自身 从而 B.位子 自身 并且
C.位子 自己 从而 D.位置 自己 并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B.他们没有什么真朋友,在狐朋狗党作鸟兽散之前,也只不过是热热闹闹的孤家寡人而已。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杭州人民的浩大工程做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B.《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却不准他革命,最终被送上刑场的悲剧。
C.新新服装厂生产的“雪莲”牌衬杉,无论在用料上,款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5.“相信酒量是遗传的”这句话是对下面一段话中某种现象的解释。要把它插入段落中去。最好的位置是
好喝酒,常喝酒,是五十岁以后的事。五十以前,(A)不但没有认真喝过酒,甚至没有注意过酒。(B)我父亲滴酒不沾,听他说过,他的父亲也是如此。因此,(C)从小就树立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骆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两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优越感,掏一把花生米掷过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斗,觉得有趣。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班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
18.第二自然段开头写猴子、狮子、狗和老虎,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4分)
19.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本文作者却说它“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6分)
20.文章最后说“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仔细体会这句话,对骆驼的遭遇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