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题,约13270字。
2006-2007学年度信宜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①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②务必用黑色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78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 (4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1)从百余骑(     )         (2)与臣有郤(     )          (3)数目项王(      )
(4)因击沛公(     )         (5)且为所虏(     )          (6)与之同命(      )
    
2.与“至鸿门,谢曰”中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谢家来贵门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    D.多谢后来人,戒之慎勿忘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请概括选段中樊哙的人物形象特点。(3分)

(二)古诗鉴赏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8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③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 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5.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       ;韵脚是     。(2分)
6.写出颔联中两组对仗的词语:          与          ;      与        。(2分)
7.诗歌所咏的是望海楼,为什么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2分)
                                                                      
8. 这首诗的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1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17-20题。(18分)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1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2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3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