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题,约7990字。
安徽省蒙城一中高一语文期中(1)试题 宫纪仁2006/11/10
一.选择题(30分)
1. 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A.荆棘jǐ 冰屑xiè 作揖yī 解剖pōu 莅临lì
B.戊戌wùxū 叱咤chìchà 婆娑pósuō 嬉笑xī 窒息zhì
C.帐簿bù 焦灼zhuó 黯淡àn 颤抖chàn 横亘gèn
D.虐杀nǜe 仆倒pū 创伤chuàng呻吟shēnyín 攒射cu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
A.步履 家具 乾坤 苛求 酝酿 金碧辉煌C.噩耗 抱负 仆倒 屠戮 熟习 见机行事
B.洋溢 菲红 微寞 踌躇 洗涤 发人深醒D.辗转 瞌睡 浸渍 骷髅 租赁 自怨自艾
3.下列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A.漪沦(水面的波纹)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斑斓(灿烂多彩)
B.菲薄(微薄)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爽性(索性、干脆) 叫嚣(大声欢呼)
C.佝偻(脊背向前弯曲)桀骜(性情倔强)造化(自然界)谈资(谈话的资料)
D.倾圮(倒塌、坍塌)寥落(稀少)偏安(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别处)
4.下列诗文与课文一致的一项
A.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C.哀我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B.而余亦悔已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了也。 D.后人视今,亦犹今之视惜,悲夫!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王老师退休之后,一直在家,深居简出,精心呵护他的花草,也是乐在其中。
B.“1+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李老师话音刚落,周明明不假思索地答道,“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3。”
C.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老张感叹道:“真是人心不古啊!”
D.“放假了!”班长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炸了锅,大家都觉得还是班长的话不同凡响。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一项
A.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笔名戴梦舒、江思等。他一生共创作诗歌103首,数量虽少,影响却很大。1927年,《雨巷》的发表为他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B.《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代表性的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黎明的通知》、《光的赞歌》等。
C.王维,字摩诘,精通书画音乐,笃信佛教,被誉为“诗圣”,曾为大乐丞,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D.赋是中国文学中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体裁,它源于楚辞,流行于两汉,有诗歌的韵脚,崇尚铺张扬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王羲之字逸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乐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裴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B.羲之欣然写毕。 C.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D.姥初有愠色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但言是王右军书 但坐观罗敷 D. 羲之往观焉 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王羲之卓越的书法艺术的一组是
① 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
③ 意甚悦,因求市之 ④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⑤ 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
A.① ③ ④ B.② ③ ⑤ C.① ④ ⑤ D.① ② ⑤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羲之具有喜爱鹅的性情,对会稽孤姥烹鹅待之十分惋惜,向山阴道士“求市”其鹅不得,就以书法换取。
B. 山姥的竹扇,虽卖百钱,可仍“人竞买之”,是有王羲之在扇上“名为五字”之故。
C.门生对其父误挂去裴几上的王羲之字而“惊懊者累日”,人们对老姥竹扇上的字十分珍视,都说明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
D.庚亮对王羲之写自己的书信“深叹伏”,是因为写信的书法“焕若神明”,顿还伯英章草之旧观。
三.11.翻译(7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盖余所至,比其好游者不能十一。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新晴 (刘颁)
青苔满地处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 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作者选择哪些富于季节的特征的景物?
(2) 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3.默写(任选四小题,8分)
(1)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
(3)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4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
(5)惨象, ;流言,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首先,书中那些武林高手,作为艺术想象中人间最最自由的生命形态,具有令人倾心的魁力。这些人物本事高级,赴汤蹈火,越脊行瓦,打遍天下无敌手;脑子里又全然不存朝廷王法、官府律令。而且,这种人行藏出处又是随机而定,实在快活至极。中国人自古而来束缚甚多,到不了此等境界,亦却心向往之。文学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多半印证着现实生活的缺失。在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中,对武侠小说中那种半虚构的江湖秘密社会,总是怀有深刻的憧憬。否则,很难解释古典小说《水浒》为什么历来具有家喻户晓的影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中,人们总是不大注意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反向关系,以为作品叙说的事况总该是生活的常态。这种观点可以称之文学研究中的机械反映论。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武侠小说,尤其是所谓“新武侠小说”隐含着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科技的某种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