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00字。
《海洋与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2、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既讲究精确、周密,又讲究生动、形象。
3、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导入:
这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以生动的笔调和充分的材料,揭示了海洋与生命的本质联系,说明了海洋昔日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今日是养育生命的“牧场”,启示人们充分合理的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使其位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新课:
学生阅读学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特点。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结构:
全文由三个小标题及结尾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概述海洋的深广。
这一部分共五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海洋之大,文章开头以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了海洋美丽的景象,以具体数据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海洋之辽阔,这样写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层(第4段),说明海洋之深,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海洋的平均深度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相比,并大胆想象“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铲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两个假设句的运用,使读者对海洋的深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层(第5段),小结,用比较句式突出海大水深。
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既大且深,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下基础。正因为海洋深广才孕育了生命,成为生命得天然“牧场”。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部分),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这一部分共十二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首先指出人类把陆地看作故乡,但很远的祖先却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原始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时间是“大约在三十二亿年以前”;接着阐述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意义,“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新纪元”;然后说明了原始生命发展的四个方向:一是动物,一是海藻。
第二层(4-9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首先指出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不是偶然的,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然后分别从生物的组成,水的“溶剂”作用,水的“温床”、“屏障”功能等方面说明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层(10-12段),说明高等动植物的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