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8张,图文结合,内容丰富。教案约3430字。
《小石潭记》课件教案
北京市大成学校 田萍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3、初步理解作者借游记所寄托的感情。
二、 教学重点: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 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 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 教学过程:
(一) 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 导入新课:
(三) 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有作品 《柳河东集》。他曾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 合称《 永 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石潭记》。
2、《永州八记》与唐宋八大家: 1)《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里体现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2)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
3、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4、朗读课文:听录音。
5、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6、生字:
篁竹( ) 清冽( ) 坻( ) 嵁( ) 佁然不动( )
俶尔( )翕忽( ) 寂寥( )悄怆( ) 幽邃( )
(四) 学生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五) 指名学生串讲第一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闻:听到。鸣:使动用法,使…鸣叫。乐:喜欢。之:代词,指水声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伐:砍伐。取:开辟。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尤:特别,格外,
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在下面看见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