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550字。资料翔实、准确、点拨到位。既有详解课文,也有配套练习,另有扩展阅读,全方位训练学生。
9、宝玉挨打
学案设计: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胜军
邮箱:gsj005@163.com
QQ:280133639
【走进语文世界】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其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其缘,如何终日心事终虚化?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春流到冬,夏又流到秋?”听着这幽怨缠绵的《枉凝眉》,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那风雨变幻的大观园,以及大观园中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女子,那可是贾宝玉眼中的精灵,个个“钟灵毓秀”“清灵动人”。电视剧看了,我们知道了林黛玉、薛宝钗,可那是电视形象,老实说,早把你的想像从你头脑中夺走了。所以,还是请你回来,去看一看小说《红楼梦》。
【名师细说教材】
走近作者
曹雪芹(约1705-约1763),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士,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以及父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历六十余年。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孙氏,是康熙皇帝小时的保姆之一。曹寅童年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由于这种不寻常的关系,曹寅深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曹寅还在任上主持刊刻过《全唐诗》和《佩文韵府》。曹寅病故后,康熙特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不久曹颙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被抄家败落为止。曹雪芹或为曹颙的遗腹子,或为曹頫之子。
曹雪芹幼年“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自小生长在一个富贵炫赫而又文化气氛浓郁的贵族家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秦淮风月忆繁华”,当年南方的繁华生活给幼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家被抄以后,全家北迁,随着家境的日益败落,他也落魄贫居在北京西郊一带,跌落到“举家食粥”的境地。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和世态人情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从而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红楼梦》就是他在北京西郊山村里写成的。
写作背景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重点字词
垂头丧气
惶悚(sǒng):惶恐。悚,害怕,恐惧。
谆谆奉恳:恳切教导。
暴殄(tiǎn)轻生:暴殄,恣意糟蹋。殄,灭绝。轻生,不爱惜生命。
克夺之权:生杀予夺之权。
违拗(niù):违抗、违背。
光宗耀祖:指为祖先、宗族增添光彩。
唆(suō)挑:挑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