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0个字。
《一个少年的笔记》教学实录(部分)
说明:全文以小标题为标志自然分为三篇相对独立又而又相互关联的短文。这里展示的是《诗的材料》部分。
师:作者写荷叶,寥寥无笔,富有情韵。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比喻、排比。
师:这些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吗?
生:生动形象。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
师:其实并不生动,也不新颖,只能说是准确。准确地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和开放的情态。不信你看一看,改一改。
生认真地看,终于认可。
师:其实,我们可以让这一段描写更生动形象些!我们把排比句修改一下,加入拟人的修辞手法试试看。
原文:“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破裂似的。”
师生共同修改如下: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显得腼腆;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显得奔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破裂似的,显得异常羞赧……”
还有的学生说出:有的孤傲,有的谦逊,有的雍荣华贵,有的落寞冷清,有的盛气凌人,有的温语解人……教师一一予以肯定。
师:我们再一起把原文和修改后的段落比较起来读一读,就会觉得修改后的文章确实要生动形象得多。可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说原文很生动形象呢?
生:没有经过仔细思考。
生:叶圣陶先生是语言大师,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的所有语言肯定是很生动形象的。
师:这就告诉我们,对专家也罢,对大家也罢,不能盲目崇拜,只能佩服。崇拜是跪着,佩服是站着。和大师对话,你们愿意跪着听讲,还是站着对话?
生一起:站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