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9张。另有教案和说课稿。你想从筋骨入手来处理本文吗?由理解到背诵,由整体到细节,由宏观到微观。本课件是你很好的帮手。 

23  《劝   学》教案 
                   邓月莲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已、中、疾、致、假、舆、绝、兴、功、跪、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在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和充分利用《语文优化设计》对重点知识总结的基础上,可用二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预习布置:1)熟读课文,查字典、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2)结合注解试着理解课文 ,并在此基础上翻译文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