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个字。
第六七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温梅开
【实战演习】第一部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性公廉,不受私谒( )
余幼时即嗜学( ) 称心快意( )
蒹葭( ) 千骑( )
2、 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1) ,白露未唏。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4)《行路难》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6)于谦的《咏煤炭》中象征意义丰富,寓意甘于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是国之根本、民之福星的诗句是 , 。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相与(相互、一起) 一饭三吐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守以畏者(害怕)
B.由此德也(奉行) 崩殂(死) 益州疲弊(困苦穷乏)
C.存亡之秋(时候) 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性行淑均(公正,平均)
D.名实(名义和实际) 举先王之政(推行) 不事事(做)
4、《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与我们今天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是一样的吗?说说你的看法。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你对各句话的理解,把联想到的古诗句写出来。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崔颢的泪眼朦胧着刻骨的乡愁;李煜的梦和那冰冷的月光一起在梧桐树叶上流泻;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7、《呆若木鸡》和《浑沌之死》传达给我们的哲学寓意,作者巧妙寄理于故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故事的哲理。
8、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
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名著改编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