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4950字。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2006.11.23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人生的质量需要不断融铸。阅读优秀的诗歌,可以使我们体会诗人所阐扬的人生与社会哲理,获取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和与丑恶相抗争的勇气。
①阐扬                    ②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4分)
①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②晏殊在《浣溪沙》中借一“去”一“来”的特有意像表达自己的巧思深情的句子是                    ,                     。
③同学之间真挚友谊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理解与尊重。因此,当遇到误解和误会时,采取“                         ”的态度才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④写出古诗词中一个完整的比喻句:                                              
3.伴着流金的岁月,你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请用一句话向大家推荐自己。(2分)
4.名著阅读。(2分)
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简介,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其老婆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后宋江被众好汉推为梁山首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一10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2分)
6.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