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00字,共23小题。
广东北江中学
2006-2007学年度高三级第一学期周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1)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7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四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4小题。8分)
①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 曹操《短歌行》
②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
(2) 杜牧《阿房宫赋》
④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 《赤壁赋》
⑤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3) 李商隐《锦瑟》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
。 辛弃疾《青玉案》
⑦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4)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⑧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二)古诗阅读(7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3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2、“聚散匆匆”一句,强调了什么内容?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3、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1、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5题。(8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选段)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好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驰:投奔
C.毋内诸侯 内:通 “纳”,接纳 D.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分)
(2)吾得兄事之(2分)
2、课外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9题。(13分)
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咨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