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00字。《秋水》说课稿                                                 桑榆
一、说教材
1、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提出了“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其中对高一文言文单元的要求是力图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先秦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2、课文特点
《秋水》选自《庄子》一书,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同时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四课,属于自读课。这篇文章的写法很特别,是一篇寓言式的文言文,文章通过河伯与海神若的七段对话,阐述了庄子齐物论和相对主义的思想,课文节选部分则往往让人认识到“人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哲理。
二、说学生
我们所教班级的学生由于社会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缺少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因而对课文的理解会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生处于自身人格趋于形成的时期,又会过于盲目自大,目空一切,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再者,庄子是一个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哲人和智者。庄子其人,睿智深刻;《庄子》其文,汪洋恣肆。庄子永远有让人心智获得启示和教益之处。因此,教学本文,不仅要走近经典,了解庄子的散文特色和寓言寓意,更要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三、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以文化为依托,注重文化熏陶,共同走进庄子的文学和哲学天地。
2、感悟庄子寓言的独特魅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4、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了解庄子寓言“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的特色,并利用这一文字平易、篇幅短小的寓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教学难点:既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本意和经典阐释,更要从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启迪心智,同时延伸拓展,给学生以文化熏陶。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本文作为自读课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法、探究拓展法进行教学。
又根据高一学生的行为习惯趋势,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互动讨论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闻一多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一位文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究竟是什么人让鼎鼎大名的闻一多先生也崇拜到发狂的地步呢?他,就是庄子。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秋水》开一扇小小的窗来试着走近庄子。
导入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