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0张。
这是《淮阴侯列传》的教案。配套的是第一课时和第四课时的课件。中间两课时没有用课件,主要是梳理知识。第四课时的课件资料特别丰富,实际上课时可能一课时上不完。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宓毓旸
课题:淮阴侯列传(节选)
授课时间:2006-11-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
2、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背诵课文前两段。
难点重点:
叙事中细节的表现和叙述中蕴含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手段:研习、探讨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能准确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深入剖析韩信的性格特点;
4.品读第1-3节,疏通文意,了解韩信早年的一些情况及其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关于韩信的三幅图片“韩信故里”“漂母祠”“胯下桥遗址”导入,问:由这些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韩信早年怎样的生活处境呢?(学生看图提炼信息):韩信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二、初读课文:
1、 简介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共11段,主要讲了韩信一生中的几件重要的事情:
早年事迹1-3; 井陉之战4-7;
得意忘形、招主嫉恨8; 韩信“谋反”被族9;
蒯通免死10; 太史公论赞11。
2、 小组合作,疏通字词1-3段。
易读错的字:
商贾( gǔ
)
晨炊( chuī
)蓐( rù
)食
诸母漂(piǎo
)
不能自食( sì
)
若虽长大( cháng
)
三、研读课文
1、 通过翻译原文,了解韩信当年的生活状况。
难句疏解:
A、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贫:缺吃少穿;穷:不得志、不显贵。两者不同。)无行(品德),不得(能够)推择(推举选择)为吏。
B、常(通“尝”,曾经)数从(跟随到)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以之为患,可译为“嫌恶”)之,乃晨炊蓐食(“晨”“蓐”名作状。意思是“于是一大早作好饭,在床上吃了饭”)。
C、有一母见信饥,饭(名作动,给……饭吃)信,竟(动词,到……终了)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有以”就是“有所以”,与“无以”相对,这里可译为“有机会”“有条件”)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献)食,岂望报乎!”。
D、于是孰视(“孰”通“熟”,仔细)之,俯出袴(通“胯”)下,蒲伏(通“匍匐”,蒲伏就是“出袴下”的意思,重言以强调)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韩信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苦,且饱受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