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3道题,约5680个字。
单元阶梯测试卷
第七单元之一
编写:刘天勤
A学力运用——试身手
一.积累运用(20分)
⒈在下列( )中填上合适的汉字或拼音(2分)
三省( )吾身 喟( )然叹曰
一cù( )而就 乞人不xiè( )
一dān( )食,一豆羹( ) 寝rèn( )
庖( )丁 駢( )死
⒉解释加点的词(5分)
⑴谋而不忠( ) ⑵传不习乎( )
⑶吾与点也( ) ⑷其恕乎( )
⑸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⑹顾玩所见( )
⑺才美不外见( ) ⑻妄见之也( )
⑼策之不以其道( ) ⑽食马者( )
⒊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3分)
⑴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⑵何以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⑶则可以辟患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⒋解释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4分)
⑴其恕乎(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⑵蹴尔而与之( ) 所见非牛与马( )
⑶存想之所致( ) 虽执鞭之士( )
⑷富而可求也( ) 咏而归( )
⒌填空(4分)
⑴在《马说》一文中,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而“执策”的人却说“天下无马”,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订鬼》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__,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
⒍下面是李清照《如梦令》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如梦令》一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为“争渡,争渡”。
B、作者没有写这次郊游的全过程,而只是剪取了它的尾身,写归途中迷路时“争渡”的情景。
C、“溪亭”“日暮”点明了地点、时间,“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流连忘返的情致,“误入”照应了前面的“不知归路”。
D、这首诗追叙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完成7~12题(19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8.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义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