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哆、燥、敛”等几个重点字词,理解文句、文意。
(2)了解沈括、欧阳修。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朗读文言文,把句子读完整,读连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日常生活经验的判别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仔细观察对画画为文的意义。
二、 教学重点:在理解文句、文意基础上感受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日常生活经验的判别能力。
四、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 教学步骤:
1、 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活跃课堂气氛。谜面:巧的钟,灵的表,中间一直线,午时准到了。(谜底:猫眼)总结:这则谜语就抓住了猫眼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午时一直线,黑夜眼似灯)而制作的,刚才同学们也就凭这些特征猜出来。这说明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事物,观察力不错。同样也曾有一古人凭此而鉴别出一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的而引为美谈。下面我们要学习的《牡丹图》就说的是这一件事。(出示课件2,展示课题和作者)
2、 简介作者和作品(出示课件3)
沈括:(1031——1095)号存中,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博学强记,多才多艺,在天文、地理、地质、气象、农业、医药、数理、历法、音乐、文学等领域有一定的造诣。著有《梦溪笔谈》26卷,内容包罗万象,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选自《梦溪笔谈•书画》。(问:为什么叫做《梦溪笔谈》?因为他在江苏镇江的梦溪园写下这本著作。)
3、 播放课文录音并让学生诵读一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注意文中语句停顿。
4、 理解文句、分析内容:
(1) 出示两幅画,让学生辩别出文中所指的是哪幅画,说出文中是怎么叙述的,并要求学生对这两句翻译。
(明确:第1幅“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而睛圆”,第2幅:“花披哆而色燥”、“猫眼黑睛如线”。文中指是第2幅。披哆(chǐ):花瓣张开下垂的样子。燥:因缺水份而显得不润泽。黑睛:猫眼中的瞳孔 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第一幅是正午。房敛:花冠收拢。房,花房、花冠。敛,收拢。泽:润泽。 花瓣收拢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第二幅是早暮)
(2) 问a、文中说这幅牡丹图的收藏者是谁?(欧阳修)
出示课件介绍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