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件共21张,从漫画的特点、漫画的构成谈起,紧扣高考,着重介绍漫画试题四类型,图文并茂。
附教案一份,1课时,约3000字。
解读漫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漫画的特点和构成及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训练描述漫画、概括寓意、拟写标题等能力
提高审美能力水平
情感目标: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大家喜欢漫画吗?(喜欢)为什么?(有意思)读漫画,我们不仅要读出它的意思,更要读出它的意味和意趣。下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漫画的特点和构成。(多媒体出示漫画画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组漫画(看了刚才这幅漫画,大家觉得漫画有什么特点,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漫画的特点和构成:
特点:
1.具有针对性
2.能捕捉到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夸张的手法
4.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构成:
画面:(主体)
提示语(可以没有):
标题(可以没有)
三.解读漫画 在平时的考试中,特别是高考,经常出现有关漫画的题目,就那着两年来说,2005浙、湖北和天津三省市使用了漫画这种题型。2006年夏季高考仍有辽宁、山东和重庆三省市使用了漫画这种题型。高考中关于漫画的试题主要有下面四种,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来解读一下
一.描述画面:
二.概括寓意
三. 拟写标题:
四.评析手法:(如1996年高考试题以“你更喜欢哪幅漫画”为题写一篇文章,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讲了。
一.描述画面
(1)观察
1看画面
如何观察呢?
(1)要观察作者所画的人或事物
漫画这种艺术手法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各要素如: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
(2)要观察漫画的细节。一幅漫画往往就是在某些细节上显示寓意,因此观察漫画必须观察细节。而这些细节可能是语言、外貌、神态、行动
画意提示:一棵被滥伐的大树的树桩上生出的小树苗,正被滥伐者抢救着,而那医疗的吊水瓶就挂在粗大的斧柄上。滥伐者抢救小树苗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和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而是为了能尽快地再砍伐!作者借此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的贪婪之至,残暴之极;愤怒地抨击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丑恶行径。
本漫画的深层意义还可理解为: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摧残现有的人才,毁掉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却又以“抢救未来”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
2、看画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