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考点解读
1、 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E)
2、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E)
3、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E)
二、考查形式
1、2002年以前一直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进行考查;
2、2002年、2003年采用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4年沿袭这一种考查模式,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
三、一般鉴赏方法
解答诗歌鉴赏题,最根本的方法是从感性(多读点诗歌)和理性(了解点诗歌理论)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诗歌鉴赏水平。除此以外,在做题实践中不断总结解题技巧也很重要。现介绍“五读法”的基本解题环节。
1、读作者。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李白与杜甫的诗,一个俊逸浪漫,一个沉郁顿挫,思想内容和风格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2、读标题、读序言、读注释。反复诵读,借助于诗歌的标题、序言、注释等初步读懂诗歌。这一步要努力做到先大体搞清楚这首诗是写什么的,表现的感情大致怎样,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做准备。
3、读问题。诗歌鉴赏问题的设置是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展开的,一般而言,它往往包括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这一步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思考诗歌的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
示例:2003年高考诗歌欣赏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析:
1、看作者。诗人王维,盛唐诗人,属于山水田园诗派,其诗歌以描写山水风光居多,所写景物充满诗情画意,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歌在清新淡雅中又往往意境高远,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晚年向佛。
2、看标题、注释。标题《过香积寺》,“过”即拜访意,到深山中一古寺游玩,诗歌当属写景诗。注释中两个词语均属佛教用语,通过注解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世俗欲念的超脱,对清净隐居生活的向往。
3、看问题。问题有两个,第一问问诗眼,是落实到字词;第二问既是问表达技巧,也是问思想内容,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的意境。
★注意:对诗歌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如采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这样的方法对“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