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80个字。
26、三峡
张强
郦道元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
歌曲唱响“您从雪山走来,春潮是您的风采,您向东海奔去,涛声是您的气概。您用纯洁的清流哺育各族儿女,您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猜猜这“您”是指什么? ——长江。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向往。这里我们用歌来唱它,画家用笔来画它,古人用文章来写它…… 今天,我们来看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他的描绘一起来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板书《三峡》。题解: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二、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认为,地理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历代的更迭,城邑的兴衰,河道的变迁和山川名称的更易,地理著作必须不断充实完善。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水经注》书40卷,记述了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具特色的山水游记。他为官“执法清刻”,颇遭皇族、豪强妒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汝南王元悦乘雍州剌史萧宝夤企图反叛之机,怂恿朝迁派郦道元去作关右大使。途中萧宝把他和他的弟弟道峻及两个儿子一同杀害。著作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
三、自由读课文。注意:停顿、字音。
1、注意节奏。
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