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330字。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十一周)
(一)
一 成语
361.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362. 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363.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364. 耿耿于怀 :形容心存怨恨。  
365. 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366.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367.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368.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369. 咬文嚼字: 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370. 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二 赏诗
江 楼 感 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三 文言文阅读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家贫,牧豕海上①。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的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①牧豕海上:在海边放猪。

四 现代文阅读
盖房子与人生
唐明皇时候,安禄山叛乱,唐室将垮的政权,等于是郭子仪一个人打回来的。在历史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