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20个字。
7-9年级多元对话、生成能力阅读教学的探索
河北省固安县第二中学 韩建营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而目前我们所进行的阅读教学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 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重学得、轻习得。
(二) 学生自主探索少,教师牵引灌输多。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老师的问题为牵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 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
(四) 阅读训练不全面。表现 在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精读,不太注重略读和浏览的训练,只强调背诵,忽略朗读和默读习惯的培养。
(五)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僵化。
总之,这些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不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以及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些对于当前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汉源县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江清元采用“对话式教学”反应热烈、深受好评,浙江省龙游中学张松松老师的“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市级规划课题。另外,还有很多学校、老师都在致力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研究,这为我们此课题的设立提供了巨大的参考经验。在西方,教学对话理论是对“教学”真义的阐释,是“何谓教学”的当代理解。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师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我们原来的阅读教学充其量是徒具教学形式的‘假教学’,不单是因为采用的讲授法或问答法,主要是缺乏对话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倾听”、言说、质疑、创生——语文学科“对话式”阅读教学创新模式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也进行了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