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一、对维纳斯雕像进行介绍: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也是象征富饶多产的女神。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则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塑杰作。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赏者从何种角度看,都会获得同样的感受:庄重的妩媚。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颂。圆润的肌肤,平坦的前额、挺直的鼻梁,丰满的下巴、平静而美丽的面容,给观赏者以巨大的视觉冲击、美的强烈震撼。她的表情和身姿庄严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女性特有柔美和妩媚,没有半点的张扬和羞涩,只有纯洁与典雅。在感受美的同时,女神失去的两臂,又让人感到巨大的疑惑。她的断臂原来是什么姿势?是一手拿着金苹果,一手轻扯着下身的披布?还是一手扶着战神的盾,一手伸向站在面前的“爱的使者”丘比特?带着这种疑问,很多后世的艺术家提出了种种复原方案。二、教师启发:假如去商店买维纳斯石膏像,商店里有两种,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复原的,你喜欢拿一种,为什么?(此问题意在表达个人的认识,可自由讨论)同学们的选择不尽相同,有的喜欢完美无缺,有的喜欢原汁原味。不过,维纳斯的双臂是难以找回了,看关这尊美神的雕像前,同学们对她残缺的双臂有什么感受呢?日本作家清冈卓行面对着这尊雕像,却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停顿)――“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他的观点听起来很偏激,宁可使其无,不可使之有。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常这样安慰自己:“失去未必不是件好事,失去是为了获得。”在生活中确实有“无中生有”的情况,那么有艺术上呢?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的大门中遇到一副对联,哪个同学知道这副对联的内容?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冈卓行的看法和下联中的“无为有处有还无”有异曲同工之妙。三、理解难点语句“无为有”可以理解为失去的同时也会有获得,那么清冈卓行认为维纳斯失去了双臂,获得了什么?请用课文的话来回答。1、“对此,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提示:A、如果说“特殊”指的是这尊维纳斯雕像,那么“普遍”指什么呢?B、“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舍弃的当然是手臂,那完整指什么?如果维纳斯是完好无损的,它便是单一的、具体的、特定的一尊雕像。而它的缺损,使之变成了不确定的、不具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雕像――人们所想象的饱含了无数可能的许多雕像。维纳斯像手臂偶然的残缺,激发了人们对完整雕像的揣测、想像。部分的残缺,换来的是观赏者对整体美的再创造。这正是断臂维纳斯的魅力所在,因为真正的魅力在于因此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美的追求!2、“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换言之,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