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个字。
如何维护学生的话语权与读悟权
解雪莲
现代教学对传统施教的突破之一就是强调并重视教学双方的互动,互动就意味着双方在平等的前提下,充分享受自己的读悟权与话语权,从而通过对信息的频繁交换作出选择,最终达到满足教学双方各自的需要。学生的读悟权与话语权,不是学生可有可无的权利,而是学生具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学生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一个部分。学生拥有自由解读文本及在课堂上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和意愿的权利。即使这些观点与教师和教科书中的观点如何不同,如何显得愚不可及甚至荒谬,即使这些意愿在教师看来,多么的微不足道甚至不合情理。
从理论上讲,教学交往中的读悟权与话语权是平等的,但由于教学关系的异化,教师角色所赋予的特权,现实的课堂中,互动的内容,主要还局限在具体问题讨论,即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上。这种一问一答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因为它是单向的,而不是多元的。教师习惯于用自己的话语,从自己的视角叙述成人的世界,并将之强加于儿童世界,于是,课堂也就成了“教师的殖民地”。学生的话语权严重丧失,教学就不可能成为平等交往的过程,只会变得死气沉沉,单调呆板。因此,教学要真正实现多元的交往,成为思想与思想碰撞,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对话、交往过程,成为一种知识与观念建构的活动,就必须实现学生话语权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