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6800个字。
初 四 语 文期末考试试 题
王秋水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二三合计
(一)(二)(三)(四)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圈出来,然后把正确答案依次写在后面。(2分)
三顾茅庐 深恶痛极 偃旗息鼓 大势渲染 声色俱历
再接再厉 声名狼藉 直接了当 耐人寻味 小心翼翼
2.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①6月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大型早间节目——“朝闻天下”。请根据
你的理解,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说说选择的理由。(2分)
朝闻天下: A.zhāo B.cháo
我选( ),理由:
②仔细阅读下面“朝闻天下”栏目播报的两则新闻,回答文后题目。(4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尼政府5月13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材料二: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共有包括豫剧、曲剧、少林工夫等在内的22个项目入选,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深厚文化积淀。
①写出材料一中“怒火中烧”一词在语段中的意思。(2分)
②请简要概述材料二的内容。(2分)
3.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①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②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
严密的防范措施。
4.古诗文默写。(6分)
①张养浩的名句“ , ; , ”和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均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同情。
②“ , ”,这是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激昂情怀和远大理想的流露和道白。
③李白《渡荆门送别》以动态视角表现岸势变化、江水横流阔大景象的语句是“ , ”。
④曹操的《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
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连用九个名词描述凄凉的秋景的名句是:
, , 。
⑥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 ”移情于物,形象鲜明地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古今中外名著,塑造了许多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出奇谋、用奇计,取得辉煌成果;或以顽强的意志、坚韧的精神,奏响一曲曲高昂的生命赞歌。
请你列举其中的一位,并简要叙述其事迹。
书名 作者
人物及其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