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0字。《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  朱仲莉
教学目标
1、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意象,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感悟鉴赏现代诗的能力。
3、  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作为“新月派”代表作家徐志摩诗中的“三美”,尤其是音乐美和绘画美
教学方法设想:
1、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  借助多种背诵提示,激活学生思维,当堂成诵。
3、  一课时完成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大屏幕投影徐志摩照片)(幻灯1)
导语:大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的形象,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多情的双眼略带些梦幻,料想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必是一颗善感的而细腻的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对,他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和“奇才”的诗人徐志摩。下面,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和创作的有关情况(幻灯2) 可惜,这样的一位诗人英年早逝,给诗坛带来莫大的遗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为我们营造的诗的世界,去品读他的《再别康桥》。(幻灯3康桥实景)
二、        诵读感悟
1、  找一生试读。读后略谈感受(幻灯4诗歌原文)
2、  教师范背全诗(配乐)
3、  男女生对读(女同学先读,尽量放慢节奏)
4、  诵读提示(幻灯5诵读要点)
问:诗是美的艺术,如何读出意境?读出美感?(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1)把握诵读的节拍 根据诗意,随文切分。以第一节为例,学生演示其它几段。
(2)注意每节押韵,逐节换韵的特点。
问: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讲究用韵和节拍,体现了新月派“三美”主张的哪一点?
(3)关键词上找感觉
如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仿佛踮着脚尖在走路,最后一节,两个“悄悄的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诗情。
5、  生齐读
6、  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我相信,因为喜欢,你们便能在课堂上创造奇迹。
(助学生一臂之力)出示三种背诵的提示。
(1)背诵提示一(提示上句,缺省下句)(幻灯6)
(2)背诵提示二(关键词语:轻轻的、金柳、青荇、榆荫,寻梦、笙箫、悄悄的)(幻灯7)
(3)背诵提示3(重现康桥实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