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第二册3单元A套试卷。以全国高考卷为本,难度较小,绝对原创,非拼凑。
共21小题,约7630字。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II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
命题人:淮北一中 代冰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阙秦(quē) 共其乏困(gōng) 逢孙(pāng) 失其所与(yǔ)
B.濡缕(rú) 以药淬之(cuì) 忤视(wǔ) 变徵之声(zhǐ)
C.参乘(shèng) 人为刀俎(zǔ) 卮酒(zhì) 目眦尽裂(zì)
D.弭谤(mí) 川壅而溃(yōng) 师箴(zhēn) 原隰衍沃(x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秦晋同盟貌合神离,所以被郑国轻易的瓦解了。
B.看到他已没有了利用价值,这伙人终于图穷匕见,露出了凶恶的本相。
C.刘邦来了个金蝉脱壳,顺利离开了项羽的军营。
D.小王和他哥哥很有默契,不用语言交流,道路以目即可明白彼此的心思。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上次被老师批评后,我更加小心了,作业的错误率降低了2倍。
B.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加强了监管的力度,尤其是对学生上网的问题上,更是不遗余力。
C.是否有足够的决心,能否下足够的力气,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
D.过去的10年间,中国上空由工厂、发电站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上升了约50%。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战国策》的作者已不可考,该书后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流传至今。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记载了从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的史实。
C.《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为司马迁。该书共130篇,其中有12本纪。
D.《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包括各国贵族间的朝聘、宴会、讽谏、应对之辞和一些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天时间在变长
说来你可能还不知道,在我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地球上,每天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恒定的24小时。就拿现时来说,每天的时间要比前一天增加1\700 秒。如此,每过去一年,时间就要延长半秒多,每过一个世纪,大约要延长1分钟。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每天、每年的时间始终是在变化的?答案是确定无疑的。据天文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考证,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一天仅有4小时;到了40亿年前,一天的时间 增加到8小时;距今30亿年前,一天约为18小时,一年约为507天;距今5.7亿年前,一天约为21小时,一年约为421天;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新生代初期,一天约为23小时,一年也有371天呢。由此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年的天数则越来越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饶有趣味的现象呢?科学家通过对大洋底部的地质调查,发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