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2800字。2007年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连平县忠信中学    曾日明 
一、解读新考纲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现代文阅读考察的规定如下: 
一、必考内容: 
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㈠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 分析综合 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⑵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 探究  F 
⑴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㈡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⑴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新考纲我们可以看到,与往年的现代文阅读相比,增加了论述类文章的阅读,论述类文章主要指议论文、杂文、时评等,它将成高考新热点,可见新高考的考察范围扩大了很多,难度也相应地提高了。 
二、必考内容的考题类型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两种题型,一种是选择题——说明类文章,另一种是主观表述题——论述类文章。  
三、必考内容的考点梳理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怎么认识重要概念? 
    重要概念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确切理解这些概念,才能准确把握文意。概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结合语境迅速理解概念含义,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语文试卷中,通常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2.如何理解重要概念? 
社会发展,人们认识的深化,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词义扩大;新旧词义并存造成了多义现象。词在语言中不是孤立的,要跟其他词组合成句表达意思。因此,对词的多义现象,必须整合上下文去正确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