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0个字。
31《数字杂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清晰严密的结构。
2、从寻找中心句入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说明:
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晰严密,分写的三部分内容各有中心句统领,学生在阅读中能较快地找到中心句,从而以中心句入手,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同时,数字是枯燥的符号,而本文却给我们展示了数字世界的“身世”、“情趣”、“遗憾”等丰富的内容,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最常见最使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反对现代“数字”迷信。
教学重点
寻找中心句,概括理解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
说明:
本文以总分形式,运用中心句,对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进行了“杂说”,使人们对数字有了正确的认识,增长了知识。所以作为重点学习。
教学难点
通过对数字“身世、情趣、遗憾”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说明:
学习本文,我们能够较容易地概括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的具体表现,但是否能从数字的“遗憾”中领悟到培养科学精神的迫切性,从数字的发展史中意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培养一种意识、树立一种精神是长期的、艰巨的。我们把它作为难点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联想猜题
导入课文1、板书:数字
提起数字你会想到些什么?
2、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板书“杂说”,导入新课:本文作者从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学生展开联想,并作交流。
(学生回答中涉及课本以外的数字知识,教师应予以赞赏)从数字的联想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从学生已有的数字知识,导入更有新意的数字世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