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10个字。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蕴涵的人生哲理,关注人生、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4、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2、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对生命的感情
2、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3、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者:陈万华 班级:八(9、15)
教学后记:
本教案努力使学法指导鲜明而突出,积极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十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引导作用。
本教案教学目标力求设计准确,重点突出,表述严谨,可操作性强,便于学生把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的原则。在人文素养方面,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在语文工具性方面,侧重基本字词等语言知识的积累,特别注重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结构上,设置了“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等三大教学板块,整个教学流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认知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获取足量信息。
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谈话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2、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作品背景
宗璞(pú),女,原名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文章如人,明丽含蓄,隽永如水。成名作《红豆》,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集《丁香结》《铁箫人语》等。
写作背景:宗璞及其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从花的盛衰感悟到生命永恒,写成此文。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播放录音,让同学们注意感悟。
迸溅(bèng) 枯槐(huái) 嚷( rǎng ) 穗(suì) 舱(cāng) 绽(zhàn )
凑(còu ) 酿(niàng) 挑(tiǎo)逗 伫(zhù)立 伶仃(língdīng)
盘虬(qiú)卧龙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